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学会提问——读后感
阅读量:5110 次
发布时间:2019-06-13

本文共 2136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

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作为一个富有思想的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如何回应,你必须要做出选择。一种方法是不管读到什么还是听到什么都一股脑儿地接受,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你就会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是他人所是非他人所非。但没人会心甘情愿地沦为他人的思想奴隶。

习惯久了,就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原因往往是没有进行自己的思考,把别人的结论当作自己的结论。

海绵式思维却有个极严重、极致命的缺点: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

虽然互联网内容丰富多彩,但内容有好有坏,如果不加以辩论,很难发现其真实性。

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

我们不妨更进一步,检视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怎样不同的行为。采取海绵式思维的读者通常怎样读书呢?他逐字逐句地细读,竭尽所能地记住所读材料。他可能在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底下画上线,或用彩笔做标记;他可能做笔记来概括主题和要点;他不时复习书本上的画线部分或重温笔记,确保自己没有遗忘任何重要的知识点。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作者的观点并充分加以理解。他记住作者说理论证的全部过程,但不对其做任何评价。采取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又会怎么做呢?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一样,他也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但两者间的相同之处仅此而已。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旨在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

死记内容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作者所说的,是不是完全正确也有待考证,所以如果只是做笔记,细读也不是真正解决办法之道。而且要经过思考论证作者所说的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

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质疑作者为何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他在书本的页边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作者推理和论述中存在的问题。他无时无刻不在和自己的阅读材料互动,目的是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每个人的看法不同

我们更热衷于相信那些和我们的期望值一致的解释和描述。这样,我们难免会把自己的喜好带入这些问题的讨论场合,而对那些与自己喜好不一致的说法一概加以排斥。

不得不说,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往往把自己喜欢的加以强调,而不喜欢的则加以排斥。比如说我们就非常喜欢看和自己经历相同的。

我们每做一个决定时都携带有太多的个人包袱——经历、梦想、价值观、所受训练、文化习俗等。

不同的人眼里,总有不同的世界,所理解的也就不同。

想象一下你正和室友展开一场热烈的讨论,这场讨论最后以这样一句话作结:“我怎么说你都不懂,你家里都是有钱人。”读完这一章以后,你就知道“有钱人”这个词是附加了感情色彩的词汇,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个使用这个词的人都给这个词附加了他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个人经历上的意义。对于一个刚入籍的难民家庭而言,“有钱人”就意味着有固定工作并且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对另一个人而言,它也可能意味着一份稳定的可以按月领薪水的工作。再换一个人,资产达不到六位数以上的在他看来都算不上有钱人。这个词拥有几乎无穷无尽的不同含义,每个含义都合乎逻辑。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为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显得异常困难。

只有尽力认清这些感情以及它们对你造成的影响,当别人提出的观点可能威胁或推翻你当前的看法时你才能仔细聆听。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非常重要,因为在有些问题上我们的许多立场和观点并不是特别有理有据不容辩驳,它们也是别人传递给我们的观点,经年累月下来,我们对这些观点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事实上,很多时候,当别人提出相反的结论时,我们都将其当做针对我们自己的人身攻击。对一个论题过于感情投入的最大危险,就是你可能考虑不到其他立场潜在的正当理由——这些理由其实非常充分,只要你愿意听一听,足以改变你对这个论题的看法。

我们自己所做的,所说的,往往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的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加以判断他说的是不是真有那么回事。

寻找结论

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结论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出现。首先要注意的两个地方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多作家写文章喜欢开门见山,陈述中往往包含了他们想要证明的论点。而其他作家则喜欢在文章的结尾总结出结论。如果你在读一篇篇幅很长且错综复杂的文章,不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些什么,那就直接跳到结尾去看看。

一旦你找到结论,就将结论作为你评论的重点。结论是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选择的目的地和终点站。接下来你所关心的是:基于支撑这一论断的所有材料,我该不该接受这个结论?

这个人的理由可能充分也可能不充分,但只有你提出以上问题并找出他的理由之后你才知道分晓。如果他的答案是:“因为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你一定对这样的论证极不满意,因为这个人的理由不过是结论的翻版而已。但是,如果答案是关于两国预计的军事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证据,你在客观评价这一结论的时候就要认真考虑这些证据。请记住: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

个人感觉,不能当其结论。

和没有说一样

例如,论证退学是不可取的,因为它是不好的,这实际上跟没有论证没什么两样。

没有说到点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pssp/p/6266681.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下一代操作系统与软件
查看>>
【iOS越狱开发】如何将应用打包成.ipa文件
查看>>
[NOIP2013提高组] CODEVS 3287 火车运输(MST+LCA)
查看>>
Yii2 Lesson - 03 Forms in Yii
查看>>
Python IO模型
查看>>
Ugly Windows
查看>>
DataGridView的行的字体颜色变化
查看>>
Java再学习——关于ConcurrentHashMap
查看>>
如何处理Win10电脑黑屏后出现代码0xc0000225的错误?
查看>>
局域网内手机访问电脑网站注意几点
查看>>
[Serializable]的应用--注册码的生成,加密和验证
查看>>
Day19内容回顾
查看>>
第七次作业
查看>>
SpringBoot项目打包
查看>>
Linux操作系统 和 Windows操作系统 的区别
查看>>
《QQ欢乐斗地主》山寨版
查看>>
文件流的使用以及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方法使用
查看>>
Android-多线程AsyncTask
查看>>
第一个Spring冲刺周期团队进展报告
查看>>
红黑树 c++ 实现
查看>>